“但是那样,学员们又有很大的难度,学官们好不容易才择来,又告诉学生,这有些难呐!”
公帆微微一笑:“名句,每人十句,文书千万卷随机取;诗赋,标门类,不标题目;文赋,评时局、论古今,甚至是辅佐君王之,择句以示。这些完全是可变的。”
今年的科考开始了新制度和新书目,公帆的题目考得并不偏。现在开始,学官们无聊了,但是公帆开始更好玩的建议:考学官。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一章继续阅读!)
对于这些题目,公帆真的是没什么好说的,大多数都是看一遍就评判,认为不当的题目一笔勾掉,简单批注,随即就忘。再有人来询问时,公帆还需要重新看一,说自己的观。
说白了,公帆就是在这里推脱自己的功劳。除了霍桑和杨环,其他人都忍不住赞赏,评论这本书的好。公帆听了,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人会在这里当学官了。这些人太死板,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,没有一自己的想法。而现现用,不就是学官的受徒特吗?
公帆笑着:“你们先别忙着抄,看看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,提一意见。我在京城无事时尽这个了,也不知有没有什么疏漏。”
当一箱又一箱的文稿被苏素从檀香宇带国监时,学官们都惊呆了。分门别类,面面俱到。看过之后,称奇称叹。文著虽少,但字字如金句良言,甚至有人立抄了些许留念。
短短十余日,试题就已经递到誉王那里。由王汉成与誉王并书,公帆留名,以示皇命。
现在国监基本上什么时候都有人随从,至于江湖事宜,在靖王确定后由公帆理。这么个靠买卖报发家的主,怎么能够少了这些信息?而其他时间,公帆就同霍桑、杨环及王汉成等人商谈,连誉王也时不时过来走走,而且很少了。
“考学官?”霍桑一脸哭笑不得的样看着自己这位年轻的上司,怎么尽是想一是一啊!
“这些都是大人的手笔?”霍桑好生赞叹。
“那就著书,提供于学生阅读。”
儿为他收拾好的衣前往国监。为了避嫌,公帆可以说是面面俱到。
“不仅仅是我,云起来时也更改过一些,还有我之前去苏侯府时,在苏兄的旧居寻得些批注。然后整理好的,但是仍然有误差,拿过来,是让你们在此基础上修改编著,不是让你们捡现成的。”顿了顿,又,“我一个人是写不成的。毕竟是有代沟的,我有时没办法会到古人的批注。”
“学官的考,是对学生的负责。学官该考,这是教书育人,总不能任由庸师误人弟吧!”
“大人,今年一次了这么多题目,那以后还要考些什么?题目尽,往往会让以后难控,毕竟已经括了权谋、文书、史传,甚至还有历年元甲的文章,这恐怕是有些难啊!”霍桑一脸犹豫地看着公帆,心里直犯嘀咕。